萌宠乐园
白鼻狸是几级保护动物
白鼻狸又称鼬獾,属于国家保护动物,不可食用。鼬獾原本不是国家保护动物,不过近年来,由于数量的减少,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动物。
介绍:鼬獾(学名:Melogalemoschata),是鼬科、鼬獾属的动物。鼬獾颈部粗短,耳壳短圆而直立,眼小,毛色变异较大,体背淡灰褐或黄灰褐色、暗紫灰色到棕褐色不等,腹部苍白色、黄白色、肉桂色到杏黄色不等。鼬獾夜行性,穴居,行动较迟钝,杂食性,季节性活动变化较明显,每年繁殖1次,每胎产2-4仔,栖于河谷、沟谷、丘陵及山地的森林、灌丛和草丛中,分布于中国、印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越南。
鼬獾的形态特征:
鼬獾体形介于貂属和獾属之间,体重1-1.5kg,体长315-417mm。鼻吻部发达,鼻垫与上唇间被毛,颈部粗短,耳壳短圆而直立,眼小且显著。前后足具5趾,趾垫较厚,爪侧扁而弯曲,前爪特长,尤以第二、三爪为著,适于挖掘生活,后爪仅及前爪之半。
鼬獾毛色变异较大,体背及四肢外侧淡灰褐或黄灰褐色、暗紫灰色到棕褐色,头部和颈部色调较体背深;头顶后至脊背有一条连续不断的白色或乳白色纵纹。前额、眼后、耳前、颊和颈侧有不定形的白色或乳白色斑,有的个体为橙黄色斑点,一般均与喉、腹部的色区相连。上唇、鼻端两侧白色或浅黄色;耳内、耳缘被有白色或乳白色短毛,耳背与体背同色。下体从下颔、喉、腹部直至尾基为苍白色、黄白色、肉桂色到杏黄色。尾部针毛毛尖灰白色或乳黄色,向后逐渐增长,色调减淡。
特性与喜好:
鼬獾夜行性,入夜后成对出来活动,凌晨回洞,个别活动和觅食时间可达拂晓。白天一般都隐居洞中,偶尔亦在洞穴周围的草木丛休息。若遇到惊动,便潜入洞中。鼬獾活动的季节性变化较明显,春、冬季节常活动于阳坡林缘和灌丛间;夏、秋季节多活动于阴坡林内和河谷的灌丛间。喜好在干涸的水沟或小溪边觅食,用脚爪和鼻吻扒挖食物,常留下半月形的翻掘泥土的痕迹,活动范围小而固定,出入循一定路径,依河沟谷地的坎壁下或小山梁边往返穿行而留下显著的“兽径。活动较迟钝,行走时腹部几乎贴地,常以鼻贴近地面搜索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