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宠乐园
螃蟹怎么繁殖后代
螃蟹怎么繁殖后代?
每次母蟹来生小螃蟹都会产很多的卵,数量可达数百万粒。这些卵在母蟹腹部孵化后,幼体即可脱离母体,随著沿岸潮流到处浮游。经过几次退壳后,会长成大眼幼虫,之后大眼幼虫又会再经几次退壳长成幼蟹,这个时候幼蟹外型几乎与成蟹相同,再经过几次退壳后就变成蟹。大部分的海蟹类都是在卵成熟后不经孵化直接排放到海洋中。
河蟹则是在淡水中生长,在海水中繁殖,将蟹苗投入淡水后,一般在饵料丰足的河湾、湖泊中生活18个月左右,性腺逐渐成熟。成熟的河蟹会在秋末冬初到海淡水混合的近海区域产卵,这叫做生殖洄游。交配后的雌蟹不久便可产卵,卵会一串串地贴附在雌蟹的腹肢毛上,堆积在腹部,直到幼体孵出。这类蟹称为抱卵蟹。河蟹一次可产卵数万至百万粒,并且能产2-3次。在自然界中受精卵要经过四个月才能出苗,孵化率可达90%。刚孵出的幼体很小,形状很像是水蚤所以称为蚤状幼体。蚤状幼体经过五次蜕皮,大约35天就长成蟹苗,蟹苗再蜕一次皮,就变成幼蟹。刚脱壳的蟹被叫做软壳蟹,它们无力摄食和防敌,1-2天后壳渐硬,这时才渐渐活动,脱壳后的蟹体显著增大。河蟹繁殖后,身体很快便衰老死亡。
梭子蟹繁殖习性,代表海蟹,三疣梭子蟹雌雄异体。一般寿命为2年,很少超过3年。产卵繁殖的群体主要由1,2年生的亲蟹组成。雌性产卵孵化结束后即死亡。雄性可经过2,3天交配后死亡。越冬的三疣梭子蟹其交配时间为每年的7,8月,而当年梭子蟹的交配盛期为9,10月间。
河蟹在淡水中栖息生长,一般两年就能繁殖后代。每年秋冬之交(约在阳历10月中旬),蟹爸爸和蟹妈妈们就遁着哗哗的流水声,到海洋与江河交界处的半咸水中生儿育女。俗话说的“秋风响,蟹脚痒”指的就是这种现象。蟹妈妈将卵产在自己腹部的脐盖上,然后不停地扇动脐盖,让卵在流动的水中孵化出来后,蟹爸爸和蟹妈妈们也因为长时间的操劳而渐渐死去。这时,孵出来的小蟹苗就成千上万地聚集在一起朝它们爸爸妈妈曾经生活的淡水区游去,在那里安家落户,待第二年长大后,又到半咸水中交配产卵。这样,河蟹就一代代繁衍下来。刚孵出来的小蟹苗要脱六次皮才能变成爸爸妈妈的样子,叫“小方蟹”,有黄豆那么大,半透明的十分可爱。小螃蟹再脱10到12次壳,才能长成成蟹。